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今天,公共厕所的升级改造已从“卫生达标”转向“智慧赋能”。智慧厕所作为新一代公共设施,正以物联网、人工智能、绿色技术为核心,重新定义“如厕体验”。而在这场“厕所革命”中,深圳市光明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光明源”)凭借其深厚的技术积累与创新实践,成为推动行业变革的重要力量。那么,智慧厕所究竟是什么?在5G时代下,它又蕴含着怎样的科技内核?
智慧厕所并非简单的“传统公厕+智能设备”,而是通过物联网、大数据、云计算等技术的深度融合,对公厕的使用状态、环境质量、设施运行、资源消耗等全业务流程进行数字化、联网化、智能化管理的系统解决方案。其核心在于构建“感知-传输-分析-决策-执行”的完整技术链条,实现公厕管理从被动响应到主动服务的转变。
光明源作为智慧厕所领域的先行者,自2015年成立以来,始终专注于物联行业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的研发,已为上千座新建或改造公厕提供了涵盖城市公厕、旅游公厕、服务区公厕、医院公厕、楼宇综合体公厕等类型的整体解决方案。其产品体系覆盖感知层、传输层、应用层,形成从数据采集到智能决策的闭环管理。
智慧厕所的“智慧”始于感知层。光明源通过部署激光厕位人体感应器、环境监测传感器、客流量监测器等设备,实现对厕位占用状态、空气质量(氨气、硫化氢浓度)、温湿度、水电消耗等关键数据的实时采集。例如,其激光厕位人体感应器采用红外激光探测技术,可精准识别厕位状态,误差率低于0.1%,较传统红外传感器误判率降低80%;五合一环境监测传感器则能同时监测氨气、硫化氢、温湿度、PM2.5等指标,为环境调控提供多维数据支撑。
在深圳某职业病医院项目中,光明源的毫米波跌地监测报警器与无接触开关门系统形成协同防护:当监测到人员跌倒时,系统自动触发声光报警,并通过智慧厕所云管理平台推送位置信息至安保中心,同时无接触门控系统降低交叉感染风险,契合医疗场景的特殊需求。
数据采集后,需通过高速稳定的网络实现实时传输。光明源采用5G、LoRa等低功耗广域网技术,构建覆盖感知层到云端的数据传输通道。例如,其智能无线网关支持4G/5G双模切换,确保在偏远景区或地下空间等网络覆盖薄弱区域,仍能实现毫秒级数据上传;而LoRa技术则以低功耗、长距离的特性,满足厕位指示灯、水电表等设备的远程监控需求。
在川西高原某景区项目中,传统厕所因低温导致化粪池冻结、污水外溢,而光明源通过LoRa网络将温度传感器数据实时传输至管理平台,结合AI算法预测冻结风险,提前启动加热装置,将运维成本降至传统厕所的1/3。
数据上传至云端后,光明源的智慧厕所云管理平台发挥核心作用。该平台整合数据清洗、模型分析、可视化展示等功能,通过机器学习算法预测人流高峰、设备故障、能耗峰值等关键事件,为管理者提供精准决策支持。例如,在某市政公园项目中,平台通过热力图分析人流分布,优化新公厕选址;能耗数据与电网联动,在用电低谷期启动设备预热,年节省电费超40万元。
对使用者而言,智慧厕所的便捷性体现在细节中。光明源的厕位引导系统通过激光感应器+指示灯+综合显示屏,实现空闲厕位实时可视化;扫码刷脸取纸机支持多种取纸方式,避免交叉感染;智能魔镜除显示景区信息外,还可根据PM2.5浓度启动空气净化装置。在宁波某商业综合体项目中,其“视频监控摄像头+智能马桶盖”组合实现无死角卫生管理,而垃圾桶溢满监测系统则确保垃圾及时清运,让如厕环境始终保持整洁。
智慧厕所的环保价值不仅体现在节能设备的应用,更通过技术突破实现资源循环利用。光明源在部分项目中采用微生物发酵技术,将排泄物转化为有机肥原料,尿液处理为1级A类水,满足厕所日常清洁需求;真空冲厕系统通过负压技术吸走污物与异味,单座公厕每年可节约用水1000吨。此外,其光伏发电集成方案在屋顶铺设光伏板,结合储能系统实现能源自给,例如天津某生态城项目通过光伏发电满足公厕60%的用电需求,年减排二氧化碳12吨。
随着数字孪生、AI大模型等技术的融合,智慧厕所正向更高阶形态演进。光明源已试点通过公厕数据预测区域人流高峰,辅助交通调度;未来计划将公厕灰水用于周边绿化灌溉,形成“生产-消费-再生”的闭环。在成都世运会期间,其投放的智慧厕所除基础功能外,还提供AED急救设备、赛事信息查询等服务,日均服务人次超2000,成为城市服务的微型综合体。
从5G联网到AI管理,从单一卫生设施到城市智慧节点,光明源用科技重新定义了公共服务的边界。在这场“厕所革命”中,技术始终服务于人——当市民无需刻意寻找厕位、无需担心卫生问题、无需忍受异味困扰时,智慧厕所便真正实现了它的价值。正如光明源项目负责人所言:“最好的智能,是让人感受不到智能的存在。”而这,正是5G时代下“厕所革命”的科技内核。
版权所有:深圳市光明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电脑版 | 手机版 粤ICP备19042726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