详情展示

普陀寺智慧公厕案例

类别:景区智慧公厕案例日期:2025-03-12
我要分享

普陀寺智慧公厕案例

一、背景

普陀寺,坐落于风景秀丽的自然之中,是众多信徒与游客的心灵栖息地。随着旅游业的发展,普陀寺日均游客量持续增长,尤其在节假日,游客如织,传统公厕面临着厕位分配不均、异味投诉频繁、清洁效率亟待提升等挑战。为响应国家关于提升公共服务品质、推进智慧旅游景区的号召,普陀寺于2025年初启动了智慧公厕改造项目,旨在打造宗教旅游场所公共卫生服务的新标杆。

二、解决方案

普陀寺智慧公厕项目采用“云-边-端”三级架构,实现了公厕管理的全面数字化与智能化。

  • 硬件升级:在感知层,厕位内安装了高精度毫米波雷达(占用状态识别精度达99.9%)与氨气传感器(监测范围0-50ppm),实时监测厕位状态与空气质量;交互层则设置了高清电子导引屏,动态展示厕位空闲情况及空气质量指数。

  • 系统集成:管理平台依托云端大数据分析引擎,预测人流高峰时段,智能生成清洁任务优先级;运维联动方面,通过智能水电表与耗材监测传感器,实现自动补货与设备故障预警。

三、功能亮点

  • 智能管理中枢:动态调度系统根据客流量热力图自动调整保洁频次,高峰时段清洁间隔缩短至10分钟;异常预警功能,如检测到如厕超时(>30分钟),立即触发报警并推送位置信息至监控中心。

  • 环境优化系统:空气治理方面,当PM2.5浓度超过35μg/m³时,自动启动空气净化与新风系统,异味消除率高达95%;节能调控上,采用红外感应照明与分级节水阀,节水40%、节电35%。

  • 用户体验升级:无接触服务包括手势感应取纸机与定时紫外线消毒,保障卫生安全;特殊关怀方面,第三卫生间配备跌倒检测雷达与恒温母婴护理台,营造温馨舒适环境。

四、实施成效

  • 数据支撑管理效率:设备故障响应时间从原先的60分钟缩短至8分钟,运维系统工单处理效率显著提升。

  • 用户体验大幅提升:游客满意度从72%跃升至96%,投诉量减少了92%,小程序评价数据积极反馈不断。

五、经验总结

普陀寺智慧公厕项目的成功,得益于以下创新实践:

  • 技术融合创新:毫米波雷达与红外传感器的结合,既保证了隐私安全,又提升了状态识别的准确性;边缘计算技术的应用,确保了数据处理的即时性与系统稳定性,即便在人流高峰也能流畅运行。

  • 运营模式创新:公厕数据与服务区综合管理平台无缝对接,不仅优化了公厕管理,还促进了景区内其他服务设施(如停车场、餐饮区)的联动调度;引入“智慧公益+商业合作”模式,通过广告位租赁等方式,为公厕的日常维护与升级提供了持续的资金支持。

普陀寺智慧公厕项目不仅解决了传统公厕的痛点,更为宗教旅游景区智慧化建设树立了典范,推动了公共服务从“基本满足”向“高质高效、智慧便捷”的跨越式发展。未来,普陀寺将继续探索智慧旅游的新路径,为游客提供更加贴心、智能的旅行体验。